close
  •  
    •  大天后宮南側隘門。 (吳昭明攝)
    •  ↑大天后宮早年景象。  (翻攝自臺南市文化基金會檔案)

     臺南市比較古老的廟宇都有固定的稱呼,以媽祖廟為例,大天后宮稱「媽祖宮」,開基天后宮稱「小媽祖」,「小媽祖在水仔尾」(《臺灣縣志》),顯然「小媽祖」的稱呼由來有自。望文生義,相對於官廟媽祖宮,或祀典大天后宮,小媽祖的廟宇較小,位階較低而名諸「『小』媽祖」。位在忠孝街的「媽祖樓」,望文生意是座「樓房」,早年,媽祖神像確實在樓房。十八世紀中葉,大陸渡海來臺移民,將媽祖供奉在工寮閣樓上,故命名「媽祖『樓』」,是五港時期港汊新港墘港一帶的守護廟,不過目前的媽祖樓只是一層樓,並非樓房。顯宮的媽祖廟早年俗稱「媽祖『宮也』」,臺語發音時「宮也」兩字,「宮」字的尾音揚起,乃「小」的意思。而今,有「開臺」、有「正統」、有「聖母廟」者,早些年也有爭創建年代先後者,不一而足。

     像關帝廟,有位在抽籤巷,前三義街,今新美街的開基關帝廟,府城人稱「關帝港」,因廟前有港汊,而得名。位在永福路的祀典武廟稱「關帝廟」或「武廟」。開基就是最早,祀典是官方奉祀的地方,沒有爭議。像「大道公」,「下大道」早已約定俗成。像城隍廟,臺南府城有「府城隍」,有「縣城隍」,命名都有一定的規矩,而今,臺灣竟然有「都城隍」?不日之後,或許會出現「『京』城隍」,甚至「『國』城隍」,這是目下臺灣集體文化素養的一種顯象,社會面的寫照,不必太訝異。

     接著談到媽祖廟中位階最高的大天后宮。

     大天后宮原為明鄭寧靖王府,寧靖王殉國就義前將王府捨為寺。大天后宮後殿,「聖父母廳」有「本菴捨宅檀樾明寧靖王全節貞忠朱諱術桂神位」。

     施琅來台後,將寧靖王府改造為「天妃宮」,後改稱「大天后宮」,是祀典官廟。市井傳言的寧靖王府「梳妝樓」,有說在祀典武廟,有說在萬福庵附近。

     寧靖王府,依台江邊坡而建,前方不遠處,今小公園一帶,明鄭時期是臺江內海。清季,媽祖宮前有媽祖港,有小汊可行船。

     媽祖宮鄰近荷據時期赤嵌地區的行政中心赤嵌樓,也是明鄭時期的承天府,媽祖宮是原寧靖王府,附近街區的發展和意義可以想見。古蹟列籍稱呼改變前媽祖宮附近就有三處一級古蹟,目前稱國定古蹟,還開基靈祐宮、萬福庵障牆、蓬壺書院、大井等古蹟,幾是台灣古蹟區的寶礦。這一帶的巷道,和番薯崎一帶,是府城城區保存較好、規模較大的兩處街區,頗有可觀。媽祖宮南側有兩道隘門,更難得。

     媽祖宮周邊珍貴的古街區,應妥善保存後再利用,近三十年來筆者已談過多次,但主管官署或許不甚了了,或工程太小,好像一直未著墨。晚近曾經有拓寬媽祖宮、關帝港前抽籤巷的計畫,或也是因為工程太小,可有可無,不做無妨,幸而被及時擋下來,否則府城又將被拭去一條珍貴老街。對於老街區、歷史保存的理念和意義或許不甚了了,因此,成功國小興建地下停車場,方便遊客從地下快進快出,也就理所當然。至於期待讓遊客到老街走走,乃至於談歷史紋理,或許太遙遠了。(二○一六年十二月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昭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